“你说他成了对家大腿了?别开玩笑了,他连我们这儿的轮换都快踢不上了。”
这话要是放在半年前,估计没几个申花球迷会反对。刘若钒,这个名字在自家球迷的记忆里,多少有些一言难尽。七年时间,刨去租借在外的日子,正经为申花一线队踢了五个赛季,留下的数据是3个进球,3次助攻。一个攻击手,这样的产出,说实话,有点对不起他当年顶着的天才光环。
后来自由身去了武汉,大家也看着呢,结果20场比赛就1个助攻,赛季一结束,又成了没人要的球员。这时候,不少球迷心里那块石头算是彻底落地了:看吧,当初放走他没做错,这小伙子确实是不太行。所以当上海海港宣布签下他的时候,很多人也就是当个笑话看的。一个前场攻击手,职业生涯进球数用一只手都能数过来,竟然被卫冕冠军看上了,这事儿本身就透着点魔幻。
可足球这东西,最没道理可讲。
这个赛季,尤其是在联赛进入后半程之后,画风突然就变了。就从最近那6场比赛算起,这家伙一个人捣鼓出了3个进球和4次助攻。场均制造一球多,这个效率,比他过去七年的数据总和还吓人。那个曾经在场上显得有些犹豫,处理球不够果断的身影,突然就找不到了。
就拿海港主场4-2赢下云南玉昆那场球来说,刘若钒的表现简直就是他本赛季的缩影。上半场,他先是一脚精准的直塞球,把球喂到莱昂纳多脚下,后者轻松破门。没过几分钟,几乎是同样的位置,又是一脚穿透性极强的传球,直接策动了另一次有威胁的进攻。这还不算完,到了下半场,他自己又用两次鬼魅般的门前补射,完成了中超生涯的第一次梅开二度。
海港的主教练穆斯卡特,好像真就找到了那份被申花遗忘多年的“刘若钒使用说明书”。他没让刘若钒去边路跟人死磕速度,那不是他的强项。穆斯卡特把他放在一个类似“边前腰”的位置,让他更多地在肋部活动,靠近禁区。这个调整,一下子就把刘若钒给盘活了。
他本来就不是那种靠身体和速度吃饭的球员,他的优势在于球商,在于跑位的灵活性和传射那一瞬间的合理性。这个位置,让他彻底避开了自己的短板,把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有点像以前西班牙国家队的大卫·席尔瓦,看着不快,但总能出现在最致命的地方。这种球员,需要体系的支撑,更需要教练的信任,显然,他在海港都得到了。
其实球员的成长,有时候跟谈恋爱差不多,合不合适比优不优秀重要得多。环境、战术、教练的信任,甚至是更衣室的氛围,都可能成为压垮一个天才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可能成为点燃一个普通球员的星星之火。
这么踢下去,国家队的大门会不会为他重新打开?这个话题现在说可能还有点早,但至少,他让人们看到了这种可能性。那个曾经被认为职业生涯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年轻人,在26岁的年纪,突然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足球这东西,有时候真不是看你行不行,而是看你在哪儿,跟谁。这道理,当初嘲笑过这笔签约的球迷现在估计是懂了,就是可能有点晚。
洪萨配资-安全配资炒股-股票新手开户-线上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