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用车就找 SUV 大咖
7 月的最后两天,中国汽车行业接连迎来重磅消息:中国长安与中国一汽两大央企相继发布 2030 年战略目标,双双剑指 500 万辆年销量。
2024 年中国汽车总销量为 3143.6 万辆,以这个销量为基础来计算,若两大央企目标达成,其合计千万辆的销量规模将占到全国汽车总销量的 32% 左右。这意味着两大央企阵营每天需要卖车 2.7 万辆。
如此庞大的体量规划,无疑会让二三线品牌的生存空间进一步承压,在央企加速扩张的背景下,中小品牌的市场份额被挤压将成必然。这既展现了央企在汽车产业变革中的 " 国家队 " 担当,更折射出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 50% 的临界点上,行业竞争已进入 " 生死时速 " 的淘汰赛阶段。
目标对比:技术路线与全球化成共同关键词
从具体目标看,两大央企虽路径各异,但在新能源转型与全球化布局的核心逻辑上高度一致,只是在节奏与侧重上呈现差异化特征。
7 月 30 日,新成立的中国长安汽车在重庆举行首次媒体沟通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明确锚定 2030 年 500 万辆产销目标,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超 60%(即 300 万辆)、海外销量占比超 30%(即 150 万辆),并剑指 " 全球汽车品牌前十 "。
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长安构建起 " 三大计划 + 四大品牌 " 的战略矩阵:通过新能源 " 香格里拉 " 计划深耕纯电与混动技术,智能化 " 北斗天枢 " 计划推动高阶自动驾驶落地,全球化 " 海纳百川 " 计划加速海外本地化运营;阿维塔、深蓝、长安三大整车品牌覆盖高端至主流市场,辰致零部件品牌则筑牢供应链根基。
次日,中国一汽在第十五次党代会上抛出 " 六个超过 " 的硬指标:整车销量超 500 万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销量超 300 万辆(占比 60%),自主品牌销量超 200 万辆(占比 40%),自主品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销量超 150 万辆,海外市场销量超 70 万辆(占比 14%)。
其战略落点清晰指向 " 世界一流移动出行科技公司 ",既要通过规模扩张跻身全球前五,更要通过自主品牌与新能源业务的突破实现质的飞跃。
一汽特别提出 " 职工平均收入增速继续超过央企平均水平 ",这一民生指标与经营目标形成呼应,凸显企业发展的综合考量。
战略布局:聚焦新能源与全球化
值得注意的是,两家企业都将技术创新和海外拓展作为核心战略。中国一汽强调要 "全面筑牢转型基础",中国长安则提出要 "成为世界级汽车品牌"。这既是对国家 "双碳" 战略的积极响应,也反映出在存量竞争时代,车企必须通过技术突破和全球化布局寻找新增量。
在新能源领域,中国长安计划未来五年推出 50 余款新能源产品,构建全谱系新能源品牌矩阵;中国一汽将累计投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42 款,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
全球化方面,中国长安将构建全球化运营体系,推动海外发展模式从贸易型向本地化运营转型,在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等五大区域实施 "一区一策" 战略布局;中国一汽则将海外市场销量目标提升至 70 万辆,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升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总结
两大央企的千万辆目标将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资源加速向头部企业聚集。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的竞争将带动整个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快速转型,并促进中国汽车品牌集体出海。
如果目标顺利推进,意味着汽车市场可能进入"央企时代",一大批车企将因此淘汰出局。
免责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UV 大咖》立场。)
--THE END--
洪萨配资-安全配资炒股-股票新手开户-线上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