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避寒
编辑|避寒
文|避寒
编辑|避寒
710年7月21日那个夜晚,25岁的李隆基决定瞒着父亲发动政变。这个决定背后藏着什么?他的狠,远不止杀韦后那么简单。
瞒天过海——一场不告诉父亲的兵变
下午申时,李隆基换上便服。
展开剩余92%没穿王服,没带仪仗,就这么走进了禁苑。
目的地是苑总监钟绍京的住处,按计划,今晚就要动手,可到了地方,钟绍京反悔了。
这个关键人物突然不想干了。
他把李隆基拒之门外,政变还没开始,核心人物就要撤?
钟绍京的妻子许氏站出来了。
她对丈夫说:"为国家大事不计个人安危,神明会帮助,你平常就和他们共同谋划,现在不去参加,能脱得了干系?"
一个女人的话,让摇摆的男人做了决定。
钟绍京开门,拜见李隆基。
此时有人提议要不要先告诉相王?毕竟那是李隆基的父亲,李旦。
李隆基直接否决。
他说得很清楚:"我是为拯救社稷,为君主父亲救急,成功了,福祉归宗庙,失败了,我因忠孝而死,不连累相王。"
"现在报告?相王赞成,就是害他参与危险的起事,,相王不赞成,我计谋就失败了。"
你看,这就是政治的残酷。
父亲可以不知道,成功了再说,失败了,父亲还能保住。
夜色降临。
羽林军将士都驻扎在玄武门,葛福顺和李仙凫先后来到李隆基处,问起事信号。
将近二更,天空突然变了。
流星散落,像下雪一样。
谋士刘幽求立刻说:"天意如此,时不可失!"
这场英仙座流星雨,成了政变的信号。
科学解释是天象,在那个时代,就是天意。
血洗宫城——"马鞭以上皆斩"
葛福顺拔剑了。
他直接冲进羽林营,三个人的脑袋落地:韦璿、韦播、高嵩。
三颗人头被挑在剑上,示众。
葛福顺的声音响彻军营:"韦后毒死先帝,谋危社稷!今晚要诛杀诸韦,凡长得高过马鞭的人,一律斩杀!"
"拥立相王以安天下!"
"胆敢骑墙者,罪及三族!"
羽林军将士的反应让人意外。
他们没有犹豫。
全都欣然听命。
为什么?因为李隆基早就布局了,这些中层军官,葛福顺、李仙凫、陈玄礼,都是他的人。
兵分两路。
葛福顺率左万骑攻玄德门,李仙凫率右万骑攻白兽门,约好在凌烟阁前会师,一起鼓噪。
三更时分。
宫中传出鼓噪声。
守卫唐中宗灵柩的南牙卫兵听到动静,全都披挂整齐,响应李隆基。
韦后慌了。
她往哪跑?飞骑营,那是禁军的一部分,屯营在玄武门。
她以为能得到保护。
结果一个飞骑兵直接动手,把韦后的头砍了下来。
首级被送到李隆基面前。
安乐公主还在画眉。
对着镜子,描眉毛,士兵冲进来,一刀。
这个想当皇太女的公主,连妆都没画完。
武延秀死在肃章门外。
内将军贺娄氏死在太极殿西。
宗楚客、上官婉儿、韦温,一个接一个被杀。
全城搜捕开始了。
政变军队在长安城里找韦氏族人,标准很简单,身高超过马鞭的男性,杀。
崔日用率兵执行这个命令时,连襁褓中的婴儿都没放过。
韦后的党羽、宰相韦巨源听到消息,说:"身为大臣,必须赴难。"他出门往宫里走,在都街被乱兵砍死。
韦后的尸体被拖到街上,暴尸。
这就是那个曾经权倾朝野的皇后的下场。
杀上官婉儿——姑侄裂痕的开端
上官婉儿做了一个选择。
政变当夜,她没有逃。
她手持蜡烛,率领宫人,迎接李隆基。
她还拿出一份文件:遗诏底稿。
指着上面的字:"你看,这是我写的,遗诏里有'相王辅政'四个字,我是站在李唐皇室这边的。"
她想证明自己的立场。
李隆基看都没看。
"斩于旗下。"
上官婉儿死了,就在李隆基的军旗下。
这个女人是谁?武则天的昭容,中宗的才人,太平公主的人。
你说她站哪边?
李隆基心里清楚,她是姑姑太平公主的人。
杀她,就是告诉太平公主一件事,我不是你的傀儡。
太平公主看懂了。
政变还没完全结束,侄子就已经在划界限了,这份心机,让她不寒而栗。
政变成功后,太平公主去找睿宗。
她说:"上官婉儿是冤枉的,她是我们的人,应该平反。"
睿宗同意了。
追赠上官婉儿为昭容,太平公主出钱,给她办风光大葬,墓志铭里写满了上官婉儿和韦皇后斗争的事迹。
这是太平公主的反击。
她要告诉所有人,李隆基杀错了人。
李隆基事后才去见父亲。
相王李旦抱着儿子哭:"宗庙社稷的灾祸是你平定的,神明百姓都靠你了。"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一起,逼李重茂退位,李旦复辟,成为睿宗。
按嫡长子制度,大儿子李成器应该当太子。
李成器主动让了。
他说:"国家安,先嫡长。国家危,先有功。平王有功于国,我不能居他之上。"
李隆基成为太子。
姑侄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三百死士反杀——如何用一夜击垮强敌
太平公主手里有什么?
朝廷七个宰相,五个是她的人。
左右羽林军的大将军,常元楷和李慈,都听她的。
李隆基呢?太子,名分,还有三百死士。
713年7月初三。
夜色如墨。
李隆基带着王毛仲率领的三百人,从含元殿后门出发。
没有宣告,没有预警。
第一个目标:宰相岑羲。
死了。
第二个:萧至忠。
被斩于私邸。
第三、第四个:羽林大将军常元楷、李慈。
两个掌握禁军的人,死了。
太平公主听到消息时,还不相信。
侄子敢动手?
内侍报来:"萧、岑已死。"
她才知道,局势已经不可控了。
为什么会输?
因为李隆基学会了三年前自己的打法。
唐隆政变时,他们就是这么干的,先杀掉能指挥军队的核心人物,禁军群龙无首,中层军官一号召,士兵就跟着走。
现在,他用同样的办法对付姑姑。
太平公主逃了。
跑进法门寺,三天后被请回来,软禁在家里。
李旦出面求情了。
"放过你妹妹吧。"
李隆基拒绝。
一条白绫,送到了太平公主家里。
这个曾经权倾朝野的女人,就这么死了。
她的儿子怎么样?
除了薛崇简,基本都被赐死。
薛崇简为什么能活?因为他曾经劝母亲不要和李隆基争,母亲不听,还用鞭子抽他。
李隆基觉得这个表弟还算识时务,赦免了他,还赐姓李氏。
结果呢?
很快就被贬官。
先贬到蒲州当别驾,后来干脆罢官,投闲置散在溪州。
妻子武氏去世后,薛崇简心情抑郁,半年多就死了。36岁。
连太平公主第二任丈夫武攸暨的坟墓,都被李隆基下诏摧毁。
这就是李隆基的狠。
斩草除根,不留活口。
你说他冷血?他说这叫政治。
你说他果断?他说这叫生存。
两次政变,他学会了一件事,在权力的战场上,心软就是找死。
25岁发动唐隆政变,28岁发动先天政变。
三年时间,从瞒父到杀姑。
李隆基用两场政变告诉所有人,在权力面前,没有父子,没有姑侄,只有生死。
参考资料:
人民网云南频道《大唐政变玄武门》(2021年5月18日报道)记载:唐隆政变成功后,李旦被拥再次即位为唐睿宗,李隆基因功成为太子。
新华网《上官婉儿的墓志,透露历史的真相》(2022年5月24日报道)详细记录:景龙四年(710)六月,唐隆政变中,婉儿"执烛帅宫人迎之",并将中宗遗诏初稿呈上,但李隆基将婉儿"斩于旗下"。
参考资料:
人民网云南频道《大唐政变玄武门》(2021年5月18日报道)记载:唐隆政变成功后,李旦被拥再次即位为唐睿宗,李隆基因功成为太子。
新华网《上官婉儿的墓志,透露历史的真相》(2022年5月24日报道)详细记录:景龙四年(710)六月,唐隆政变中,婉儿"执烛帅宫人迎之",并将中宗遗诏初稿呈上,但李隆基将婉儿"斩于旗下"。
发布于:福建省洪萨配资-安全配资炒股-股票新手开户-线上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