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玉肌半醉红生粟,墨晕微深染紫裳。
我上一篇《聊聊新手如何喝懂一杯茶》,中提到了相对标准的冲泡,这篇就此延伸一下,和大家聊聊,如何选择一个相对实用的盖碗。
要点一:看材质
图片
盖碗无论是何材质,都是容易损耗的茶器,难免磕磕碰碰,作为泡茶新手而言,建议大家选择性价比相对高的材质。
盖碗的材质有玻璃的、瓷的、陶的、紫砂的以及玻璃和瓷混搭的等等,个人推荐选白瓷类盖碗。
瓷类盖碗不吸味,不串味,对茶叶的香气基本产生不了影响,而瓷类盖碗中的白瓷盖碗在显示茶汤原本的汤色和叶底舒展后呈现的状态的相对误差小。
市面上通常流行的白瓷类盖碗有三大产地,分别是德化白瓷,景德镇白瓷和潮州骨瓷。
出于性价比考虑,建议大家选择德化白瓷或潮州骨瓷,毕竟景德镇的还是稍微贵一些的。
要点二:看器型
图片
白瓷类盖碗可以分为二才盖碗和三才盖碗(盖为天,碗为人,托为地);也可以分为马蹄形、圆融形、仰钟形、莲花形、竹节形盖碗等,大致可以分为实用型和造形型。
我们从实用的角度去挑选时要注意的环节是盖钮以及碗身的高度和造型。
盖钮:
图片
盖碗的盖钮有空心的,有相对做实心的,我们选择空心的,这样我们在持握盖碗的时候,空心的易散热,减少盖钮的位置烫手的程度。
盖纽相对高度有大概一公分为好,有一定的高度不易导热,盖纽过高,食指往上搭的时候也不舒服。
尽量不要将食指扣在盖钮凹陷的位置里,后期会很烫手,食指搭在盖钮凹陷的上方,相对会好一些。
碗身:
图片
盖碗的碗身建议选择相对圆融的器型,冲泡的茶类无论是大叶种还是小叶种,可以舒展的开,相对更百搭。
对于新手而言,盖碗建议选择在100到140毫升左右的容量,杯口直径大约10公分,边缘宽度大概在一公分左右,散热较快,不烫手,杯身高在5公分左右,更易持握,且不会因为盖碗杯身过高导致重力不稳,手拿盖碗出汤时觉得重,容易哆嗦。
杯盖和杯身要相对有一定的摩擦力,这样出汤时,食指按在杯盖上时,不会因为摩擦力小导致容易打滑来回晃动,影响出汤。
注:手大者,可选相对较大的150~180ml左右的盖碗。
要点三:小技巧
图片
我们在挑选此类盖碗时,一定要选择高温瓷,温度在1300摄氏度以上,食品安全还是挺重要的。
如果我们不能够确定的话,我们可以用盖敲一下杯身,听听声音,如果是比较沉闷的,就不建议大家选了,如果声音清脆,可以入手。
哎,对了,一定要选择中薄胎,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是新手,怕烫手选厚胎。
要知道厚胎导热慢,散热更慢,尤其是需要用沸水冲泡的茶叶前一两道,你可能感受不到烫,但后面越来越烫,越来越烫,散热很慢,这个我有切身的体会,真烫手啊。
南风碎碎念:
图片
图片
我是个比较崇尚实在实用的人,甚至可以说,有些固执和古板,我一开始是不怎么接受那些很花里胡哨的盖碗的,我会觉得那种盖碗不好用不实用,也就是拍拍照好看。
正如我觉得奶茶相对于茶而言的不健康性,再加上之前会更追求一些食物本真的味道,所以喝奶茶和豆浆都不加糖。
直到最近外卖商战,跟风点的茶饮没有注意加了标准糖,一喝,感觉哇,甜甜的,香香的,搭配上浓郁的奶味和不容忽视的茶味道还是给我带来不小的冲击的,难怪调饮茶会比茶更受欢迎。
也使我意识到器皿之各异,终究拘不住对茶的向往——对细水长流,从容淡定,岁月静好的向往,这才是爱好最恒久的脉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洪萨配资-安全配资炒股-股票新手开户-线上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