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联赛近期最引人热议的话题之一,莫过于广东宏远主教练杜锋对浙江广厦核心球员胡金秋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有独钟”。
这份“念念不忘”,实则早有端倪。自易建联告别赛场以来,杜锋一直在苦苦寻觅一位既能扛起内线重任,又能完美契合他独树一帜战术体系的“理想型”内线球员。而在他的心中,那个最接近完美模板的,便是胡金秋。
事实上,这种“偏爱”绝非空穴来风。早年执教中国男篮蓝队时期,杜锋便慧眼识珠,将胡金秋早期招入国家队,并在多个公开场合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大秋打球太拼了,我希望他以后能健健康康的,不要总是拼到赛季末就受伤。”看似是朴实无华的祝福,实则饱含着他对这位年轻球员的深切欣赏。
然而,胡金秋毕竟是广厦队的“掌上明珠”,远赴广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杜锋并未因此气馁,既然“正品”难以获得,他便决定亲自“定制”一个高性价比的“高仿版”。
展开剩余72%因此,在今年的休赛期,广东队展开了一系列密集的动作。总经理朱芳雨更是果断出手,以极具潜力的中锋徐昕为筹码,从广州龙狮交易来了年轻内线焦泊乔。
尽管焦泊乔近期刚经历大伤,其恢复情况尚不明朗,广东队却“点名”要他,这背后缘由何在?关键在于,焦泊乔的技术特点与胡金秋惊人地相似。他步伐灵巧,跑跳能力出众,内线终结能力强劲,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外线投射能力,简直就是为杜锋标志性的“快打旋风”式战术量身打造的内线搭档。
除此之外,球队更是将青年队的潜力新星王洪泽提拔至二队。这位小将虽然尚未闯出大名堂,但在国青赛场上,他场均接近两双的数据,全面的技术,无论是篮板拼抢、策应组织,还是持球进攻,乃至于三分球能力,都展现出不俗的潜力。球迷们或将其调侃为“弱化版胡金秋”,或直接冠以“加强版胡金秋”的美誉,无论如何称呼,都足以证明教练组对他寄予的厚望。
那么,为何杜锋对“胡金秋式”球员如此执着?
这说到底,源于他独特的战术风格。杜锋执教的球队,最鲜明的标签便是“快”。他惯于祭出三后卫、五小阵容,将比赛节奏推至极致,并辅以全场紧逼的防守策略。在这种快节奏、高强度的打法下,传统的站桩式中锋显得力不从心。他所需要的是一种能够迅速回防、积极参与快攻,甚至能在外线拉开空间,具有高度机动性的内线球员。
胡金秋之所以能让他如此青睐,正是因为他能够无缝融入杜锋的战术体系。而焦泊乔,在身体天赋上甚至更胜一筹,弹速、爆发力俱佳,无论是高低位进攻,还是在四号位与五号位之间的灵活切换,都完美契合了现代篮球的发展趋势。
至于王洪泽,他年轻、可塑性强,技术全面,是教练组可以精心打磨的璞玉。
当然,也有声音质疑杜锋是否过度“压榨”内线球员。例如曾繁日、万圣伟离开广东后,在新的球队中数据翻倍,成为主力,这是否说明杜锋的体系不利于内线球员的成长?
这种观点不无道理,但也需要辩证看待。事实上,杜锋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年轻内线的培养。此前,他就曾专门指导张昊、李英博进行爆发力训练。如今,他对焦泊乔和王洪泽更是亲力亲为,在训练场上倾囊相授,显然是将他们视为重点打造的对象。
因此,展望新赛季,广东队的内线实力已不再是短板,反而有可能成为新的亮点。焦泊乔在热身赛中已展现出隔扣的威力,状态回暖;王洪泽虽然经验尚浅,但其潜力有目共睹。
两人合力,或许尚不能达到胡金秋的高度,但他们所能带来的速度、空间感以及战术契合度,恰恰是杜锋最看重的。
于是,在求而不得胡金秋之后,杜锋选择“曲线救国”,自己培养出两名“胡金秋”。这并非盲目执念,而是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随着阿联时代的落幕,广东队亟需新的内线支柱。
或许,焦泊乔和王洪泽最终无法成长为超级巨星,但一旦他们能为广东宏远注入速度、空间和活力,这支球队便极有可能重返争冠行列。
新赛季,让我们一同拭目以待,密切关注这对崭新的内线组合,看看杜锋的“胡金秋计划”,能否最终开花结果。"
发布于:广东省洪萨配资-安全配资炒股-股票新手开户-线上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