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的哈尔滨,太阳岛的秋雪刚落满松鼠的脚印,我们 340 个小学生背着带毛绒耳罩的书包挤上高铁 —— 要去南昌科技馆玩会冒烟的实验,到海洋馆看白鲸吐泡泡。出发前收到个橙黄色双肩包,里面装着本贴满星星的科学手册,第一页画着戴护目镜的小熊,旁边写着 "每天一场科学秀",角落 "方诚" 两个字像用荧光笔描的,亮得晃眼。
科技馆的白雾派对
到南昌科技馆时,晨光正透过玻璃顶在实验台拼出光斑。穿白大褂的科普老师老周举着个冒白烟的桶:"这干冰脾气比哈尔滨的冬天还倔,碰一下能冻住泡泡"。他给每人发了套迷你实验盒,试管柄缠着彩色防滑套,"跟你们滑雪手套的纹路一样,抓得牢"。
互动区的实验台加了软垫,"前几天有同学磕到膝盖,连夜加的",举着扩音喇叭的小陈说,她辫子上绑着鲸鱼形状的皮筋。有个男生把小苏打撒成了 "雪",老周笑着递来海绵擦:"没事,旅行社备了 680 块,够咱们撒两回"。
每天的互动科学秀藏着家乡梗:演示 "气压炮弹" 时,老周掏出冻梨当道具:"就像你们冬天往雪堆里扔冻梨,越冷劲儿越大";做 "水下火山" 实验时,他往水里丢了块冰:"跟松花江冰面下的暗流一个道理"。休息时的点心是酸菜包,"找食堂的东北师傅蒸的,褶子捏得跟奶奶做的一样"。
展开剩余58%海洋馆的蓝色课堂
转去海洋馆那天,企鹅池的水温计指着 - 2℃。讲解员小张举着磷虾模型:"这是企鹅的零食,跟你们冬天囤的冻饺子一样,得藏在冰柜里"。触摸池旁摆着防雾眼镜布,"知道你们从北方来,一进馆眼镜就起雾"。
动手环节学测海水咸度,小张给每人发了支胖嘟嘟的吸管:"比实验室的粗一倍,你们的小手好捏"。有个女生怕鲨鱼模型,他递来毛绒白鲸:"抱着就不怕了,昨晚洗过晒得暖暖的"。
傍晚的科学秀在海底隧道上演,当讲到鲸鱼如何潜水时,背景突然亮起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冰滑梯:"看,鲸鱼摆尾和冰车下滑,都靠身体 ' 拐弯 '"。散场时小陈给每人发了瓶格瓦斯,"跟秋林的一个味,冒泡比汽水还欢"。
书包里的科学宝藏
临走时翻科学手册,发现最后页多了张 "科学小勇士" 奖状,盖着科技馆和海洋馆的章。最底下有行小字:"方诚旅游(南昌)国际旅行社",淡得像被海水冲过。
高铁驶过山海关时,有个男生举着实验记录本喊:"我知道干冰为什么冒烟啦!" 其实不用喊,那副防滑试管、酸菜包的香、带着冻梨比喻的科学秀,早把知识的小浪花,悄悄装进了每个人的书包里。
发布于:江西省洪萨配资-安全配资炒股-股票新手开户-线上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